中美新一輪經貿高級別磋商當?shù)貢r間10日、11日將在華盛頓舉行,。圍繞這一輪談判雙方顯然進行了更加充分的準備,,美方不久前做了一些包括調門積極的表態(tài),但就在中國代表團出發(fā)前后,,又發(fā)生了美方將中國28家機構和企業(yè)列入實體清單以及對中國涉疆官員實施簽證限制等新的施壓行動,。
冷靜的分析告訴我們,,即將到來的談判會相當艱苦,結果很不確定,。據(jù)了解,,中國代表團在完成預定的磋商議程后,將在美國時間11日晚上啟程回國,。中國社會需要帶著一顆平常心審視這一輪磋商,,坦然面對它的任何結果。
下個周二就將是10月15日,,也就是美方之前宣布推遲加征中國商品新關稅的截止時期,。我們認為,完全沒必要讓那個日子成為中國人心理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中美貿易戰(zhàn)已經打了一年半多,,避免或者新增一場沖突都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但同時應該看到,,今天任何一場沖突的意義又都是局部的,。中美整體經貿關系是個大的戰(zhàn)略問題,,每一場沖突實為塑造雙方戰(zhàn)略大格局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打打談談,,一切都有很高的不確定性,,這很可能就是中美經貿關系接下來的常態(tài),。每一次談判我們都應認真對待,,爭取好的結果,。但我們又必須保持充分定力,,永遠都敢于維護自己的核心利益,,不懼談判將有更多的周折。我們需要在相互矛盾,、彼此關系復雜的各種動向,、可能性以及不同選擇之間建立一個平衡點,讓它成為中國國家利益充滿韌性的支點,。
事情的積極結果永遠都值得爭取,,但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又沒有什么不好的結果是可怕的,。這不是模棱兩可的說辭,,它之所以是一種有力量的態(tài)度,是因為中國國家實力的雄厚以及向中國發(fā)展提供了最大推力的是內在動力,,而非外部的好惡,。我們總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比什么都重要,這是一句大實話,,而非外宣口號,。
中美貿易戰(zhàn)一直在打,,但是北京先進的大興機場新近投入了運營,中國的高鐵,、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的里程都在延伸。中國人大概都相信,,無論中美怎么打打談談,,中國的基建都會繼續(xù),各種民生建設也都會持續(xù)發(fā)力,,我們的科研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加大投入,。中國的經濟能力在不斷爬坡,我們的經濟相對水平怎么可能調頭走下坡路呢,?
貿易戰(zhàn)什么時候結束,,說實話不取決于中國。但是把中國繼續(xù)發(fā)展好,,各種能力建設好,,則越來越取決于中國自己。近20個月的貿易戰(zhàn)讓這一邏輯進一步凸顯出來,,這個邏輯對中國戰(zhàn)略機遇期形成了新的強化,。
兩國肯定不是當年美蘇那樣的關系,冷戰(zhàn)無論如何也回不來,。但是前幾年的中美關系也顯然回不去了,。美方一些人不斷挑起與中國的摩擦,但控制這種摩擦對華盛頓同樣很重要,。未來中美怎么相處,,中美都不熟悉,這大概也是兩國經貿磋商遲遲不能落下帷幕的深層原因,。
中美關系或許要“摸著石頭過河”了,。中國人需要放平心態(tài),不急不躁,。中美關系的復雜性里有很多需要我們逐漸了解,、認真把握的東西。我們不應寄希望于某種能帶來驚喜的突破,,也無需擔心出現(xiàn)什么難以承受的變故,。世界在變局當中,我們需多積蓄力量以應對不測,,保持與人為善的基本態(tài)度,,為化解沖突不斷提供可能。中國作為大國,,有底氣這樣自信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