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民拆遷工地發(fā)現(xiàn)流散文物暫存清河街道辦 昨日文物歸還圓明園
圓明園四件漢白玉螭頭“回家”
昨天圓明園將四件漢白玉螭頭從街道辦事處“帶回家”。攝影/記者 袁藝
繼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額,、嘉慶御筆“稱松巖”流散文物回歸圓明園后,,昨天(12日),又有四件漢白玉螭頭重歸圓明園“大家庭”,。據(jù)了解,,這四件文物是海淀區(qū)清河市民杜澤寧于去年2月在拆遷工地上無意發(fā)現(xiàn)的,近日在被斷定是圓明園文物后,,這些文物快速啟程“回家”,,是圓明園流散文物民間回歸數(shù)量最多、回歸速度最快的一次,。
走入清河街道辦事處,,如不往道路一邊的墻角仔細看,很難發(fā)現(xiàn)有四件漢白玉螭頭,。這些螭頭俗稱為龍頭,,長約90-100厘米,外形一致,,個個都雙目圓睜,,眉毛上擰,鼻尖高聳,,嘴唇上卷,,帶有不怒自威的霸氣。
若不是市民杜澤寧的發(fā)現(xiàn)和堅守,,這四件文物恐怕難以驗明真身,,返回圓明園。杜澤寧是土生土長的清河人,,今年66歲,。“我是文物愛好者,,去年2月28日,,原是清河古鎮(zhèn)的地方拆遷,我猜想地下應該有文物,,就遛彎過去看看,。”杜澤寧說,,他來到工地外面時,,驚奇地發(fā)現(xiàn)挖掘機邊上有幾個石頭。隨后,,他偷偷溜進工地,,小心翼翼地清理石頭上面的灰土,,慢慢的,一個龍頭形狀的漢白玉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拔耶敃r推斷,這些龍頭用了材質高檔的漢白玉,,不像是清河的文物,。清河在很久以前是繁華的交易市場,因為離圓明園很近,,不少圓明園流散的瓦瓦塊塊在這邊時有出現(xiàn),。”在觀察了一會兒后,,杜澤寧初步斷定,,這些龍頭來自圓明園。
聽說工地還挖出了別的東西后,,不使用手機的杜澤寧趕緊回家打電話給朋友楊亞榮,,他們倆自去年在一起策劃、拍攝《尋找清河》地方紀錄片,??僧攦扇说搅斯さ睾螅l(fā)現(xiàn)龍頭都不見了,。“我們去的時候給清河街道打了電話,,但到了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工人把龍頭藏起來了,。”楊亞榮說,,他反復對工地的人說隱藏文物的后果,,這才發(fā)現(xiàn)文物被工人們又埋在了土里。后來,,清河街道的保安到了,,這些龍頭才得以幸存,被保存在清河街道辦事處,。
幾天前,,有媒體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圓明園注意到后,,快速聯(lián)系清河街道辦事處,,并立即聯(lián)絡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研究館員劉衛(wèi)東進行現(xiàn)場鑒定。劉衛(wèi)東與園內所存文物信息進行比對,,最終確定四件石制構件為圓明園流散文物漢白玉螭頭,。在不到一周時間內,,圓明園管理處與清河街道辦事處迅速展開協(xié)商,最終決定圓明園將文物從街道辦事處“帶回家”,。
在昨天的文物搬運現(xiàn)場,,兩位工人挑擔子,兩位工人用手托住龍頭兩邊,,四人費了好大勁才將螭頭搬到車上,,開啟“回家”之路。待螭頭到達圓明園后,,將有專家對它們進行全身“體檢”,,制定修復方案?!斑@些螭頭有一些小裂縫,,如果不好好保護,時間久了容易出問題,?!眻A明園文物考古科科長陳輝說。(記者 李夢婷)
-
兩件圓明園流散文物“回家” 將放置在保護罩內
兩件圓明園流散文物——乾隆御筆“熙春洞”石匾和嘉慶御筆“稱松巖”詩石刻,,昨天從民盟中央翠園啟程“回家”,。2018-04-20 15:59:54
-
疑似圓明園虎鎣今在英拍賣 四嘆“國寶”回家路
近年來,伴隨中國經濟,、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遺落海外的中國文物回流刮起一股風潮,部分文物堪稱“國寶”級別,。流落海外的文物,,究竟有著怎樣的身世?它們又承載了怎樣的歷史故事,?2018-04-11 07:10:23
-
北大內圓明園文物現(xiàn)多處傷痕 曾為香妃禮拜殿建筑構件
昨日有網友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27日,他在北大參觀時發(fā)現(xiàn)北大西門內收藏的文物石雕三孔平橋上有多處明顯的傷痕,。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劉陽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石材所屬的三孔平橋曾經位于圓明園方外觀前,是圓明園的流散文物之一,。2017-11-29 06:49:32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