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長宜放眼量
——從強國興衰規(guī)律看我國面臨的外部挑戰(zhàn)
當前,,中美經貿摩擦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國內出現(xiàn)了一些疑慮,、慌張,,甚至有人驚呼“狼來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放寬歷史視野,,在更高層次上“睜眼看世界”,總結世界強國興衰的經驗教訓,,認清我國所處的歷史方位,,正視各種外部挑戰(zhàn),齊心協(xié)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
一,、新興國家在發(fā)展進程中普遍經歷了一個關鍵性階段
隨著15世紀地理大發(fā)現(xiàn)和新航路的開辟,各大陸日益聯(lián)為一體,,人類歷史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500年來,一些國家相繼崛起,,你方唱罷我登場,。其中,荷蘭,、英國和美國先后稱雄世界,,法國、德國,、日本,、蘇聯(lián)等國,也曾不止一次地向更高目標發(fā)起沖擊,,但最終沒有成功,。其間群雄逐鹿,此起彼伏,;風云詭譎,步步驚心,,呈現(xiàn)出一幅幅興衰交替的歷史畫卷,。
“海上馬車夫”荷蘭從1609年徹底獨立到17世紀中葉成為當時世界強國,用了半個世紀左右。英國在資產階級革命后迅速發(fā)展,,到1784年打敗老對手荷蘭,,用了100多年時間。
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之后,,在科技進步和工業(yè)化生產的推動下,,大國崛起速度明顯加快。美國從1865年結束南北戰(zhàn)爭到1894年工業(yè)總產值躍居世界第一,,用了約30年,。法國自1789年爆發(fā)大革命,到1810年打敗歐洲大陸主要對手,,成為歐洲強國,,用了20年。德國從1871年統(tǒng)一到1913年首次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用了42年,;1938年再次跨入世界強國之列,主要工業(yè)指標位居世界第二位,,用了20年,。日本從1868年實行明治維新,到1905年打敗俄國成為世界強國一員,,用了不到40年,;二戰(zhàn)后,日本又經過30多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蘇聯(lián)從1917年十月革命到1941年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用了不到30年成為世界強國之一;戰(zhàn)后重新投入建設,,又用了30年時間,,到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成為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
在世界新興國家由大而強的過程中,,都經歷了一個關鍵性階段,。這個將強未強的特殊歷史階段一般為10年左右,在此期間,,相關國家面臨的風險和挑戰(zhàn)較前明顯增大,,事關興衰成敗。在這方面,,英,、美是成功的典型,法,、德,、日,、蘇則提供了歷史教訓。
英國在1763年擊敗法國成為歐洲強國,,首次驕傲地自稱“日不落帝國”,,此時與其1784年徹底取代荷蘭在世界上的地位之前,存在一個關鍵性階段,。這期間,,英國通過工業(yè)革命,創(chuàng)造了“比過去一切時代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還要多”的生產力,,加快了向工業(yè)社會的轉型,,成為第一個“世界工廠”,為英國進入全盛時期打下了堅實基礎,。
美國在南北戰(zhàn)爭后積極采取措施緩和南北矛盾,,實現(xiàn)國家重建,到1894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開始步入關鍵性階段,。盡管美國在經濟體量上占據(jù)世界首位,然而其綜合實力還不如英國,。尤其是,,美國國內問題叢生,壟斷加劇,,腐敗橫行,,社會矛盾尖銳。西奧多·羅斯福就任美國總統(tǒng)后,,大力開展以反壟斷為主要內容的社會進步主義運動,,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贏得了“托拉斯爆破手”的美譽,,為美國問鼎世界鋪平了道路,。
拿破侖于1804年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標志著法國進入關鍵性階段,。但就是這樣一位被黑格爾稱為“馬背上的世界靈魂”“神的存在”的大人物,,卻犯了一系列戰(zhàn)略性錯誤,特別是1812年貿然發(fā)動對俄戰(zhàn)爭,,勞師遠襲,,鎩羽而歸,最終于1815年兵敗滑鐵盧,,使法國喪失了向世界強國沖擊的機會,。德、日類似的事例也一再上演,。
蘇聯(lián)的教訓更為慘痛,。在迅速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后,,蘇聯(lián)領導人犯下了一系列戰(zhàn)略性失誤,特別是走上軍事稱霸對抗的錯誤道路,。1979年侵略阿富汗,陷入10年戰(zhàn)爭的泥潭,,最終在這個“帝國墳場”自掘墳墓,,撤兵兩年后國家即宣告解體。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回望大國興衰歷史,,一些國家用30年左右時間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這個時候達到了一個重要歷史節(jié)點,,此后10年左右是其興衰成敗的關鍵性階段,,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也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在此期間,如果發(fā)展戰(zhàn)略選擇正確,,實力將日益增強,,最終會成為世界強國,荷,、英,、美都是如此;如果選擇不正確,,出現(xiàn)戰(zhàn)略性失誤,,國家將迅速衰落下去,從而失去進一步發(fā)展的歷史機遇,,法,、德、日,、蘇即是如此,。
二、遭受打壓是新興國家繞不開的“坎”
新興國家在崛起的關鍵性階段,,往往會與守成國家發(fā)生國家利益的激烈碰撞,,無一例外地會受到刻意打壓,這是必然遇到的“成長的煩惱”,,是發(fā)展歷程中繞不開的“坎”,。
英國在崛起過程中先后受到西班牙,、荷蘭打壓。地理大發(fā)現(xiàn)后首先成為海上霸主的是西班牙,。16世紀后期,,英國通過宗教改革激發(fā)了民族活力,積極進行海外擴張,,與西班牙發(fā)生利益沖突,。1588年,西班牙派遣“無敵艦隊”氣勢洶洶打上門去,,妄圖依靠強大的海軍力量將英國扼殺于搖籃之中,。英國海軍以弱勝強,打敗西班牙,,第一次以歐洲強國地位出現(xiàn)在世界舞臺上,。此后兩國為爭奪海上主導權反復較量,雙方元氣大傷,。荷蘭乘機崛起,,成為海上霸主,壟斷了全球貿易的一半,。1651年,,英國通過《航海條例》,規(guī)定進入英國的貨物必須由英國商船或貨物產地商船運輸,,次年荷蘭即發(fā)動了絞殺英國的第一次英荷戰(zhàn)爭,。這時英國正處于資產階級革命中,憑借新興資產階級的銳氣,,戰(zhàn)勝了荷蘭,。此后100多年時間里,荷蘭與英國又進行了三次戰(zhàn)爭,,一直到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戰(zhàn)爭,,英國才徹底戰(zhàn)勝了荷蘭。
法國在發(fā)展的關鍵性階段同樣受到了英國的打壓,。英國成為世界霸主后,,對于挑戰(zhàn)其地位的國家毫不手軟,典型的是主導反法同盟,。針對稱霸歐洲大陸的法國,,歐洲君主國先后七次組成反法同盟予以圍剿,最終于1815年徹底打敗法國軍隊,。參加反法同盟的國家時有變化,,但英國始終是主要成員,其他國家是為了維護君主制度,,而英國則是為了維護霸主地位,。
美國在崛起過程中也受到了英國的打壓,。早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英國就趁機圖謀分裂美國,,乃至幻想重新將美國變?yōu)樽约旱闹趁竦?,于是口頭上宣稱中立,實際上支持南方,,接濟南方軍火,,為南方建造多艘軍艦,給北方造成很大困擾和損失,。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美國首先提出包括成立國際聯(lián)盟在內的“十四點原則”,,實質是在保障世界和平和國際合作的幌子下,,建立由美國掌控的國際組織,試圖主導世界秩序,。用時任美國總統(tǒng)顧問豪斯上校的話說,,就是要“按照我們的心愿完成對世界地圖的重新繪制”。英國當然洞悉美國圖謀,,聯(lián)手法國,,百般掣肘,最終迫使美國放棄加入國聯(lián),。
美國成為世界強國后,,轉而對威脅其地位的國家進行遏制和打壓。上世紀80年代,,美國對軍事強國蘇聯(lián)和經濟強國日本進行打壓,。盡管美國視前者為最大的敵人,視后者為親密的盟友,,但當他們威脅到美國自身地位時,,都毫不留情。
對蘇聯(lián),,美國的手段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向蘇聯(lián)大力輸出西方價值觀,,進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培植“第五縱隊”,,誘導蘇聯(lián)進行所謂民主改革,;同蘇聯(lián)大搞軍備競賽、金融貨幣戰(zhàn),,限制蘇聯(lián)油氣出口,;挑撥離間蘇聯(lián)各民族之間、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關系,,等等,。蘇聯(lián)這個超級大國之所以在瞬間轟然倒塌,,固然有國內的因素,但來自美國的一套組合拳是主要外部因素,。美國中央情報局前雇員彼得·施瓦茨寫道:“談論蘇聯(lián)崩潰而不知道美國秘密戰(zhàn)略的作用,,就像調查一件神秘突然死亡案子而不考慮謀殺、死亡事件是否存在著特殊反常和預謀一樣,?!?/p>
對日本,美國也絲毫沒有網(wǎng)開一面,、手下留情,。上世紀80年代,日本產品充斥全球,,對美國貿易大幅順差,,隨之而來,大國雄心迅速膨脹,,公開叫板美國,,招致美國的打壓。1985年9月,,美國召集五國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簽署“廣場協(xié)議”,逼迫日元升值,。之后在不到三年時間里,,日元對美元升值達50%,嚴重打擊了日本出口,,加之日本應對戰(zhàn)略出現(xiàn)失誤,,導致經濟持續(xù)低迷,經歷了“失去的20年”,。日本經濟總量從上世紀80年代相當于美國的60%左右,,下降到2017年的25%左右。
由此可見,,新興國家在發(fā)展關鍵性階段受到守成國家的打壓,,也是一個普遍的歷史現(xiàn)象。
三,、中國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跨過這道“坎”
我國經過了30多年改革開放,,到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世界強國發(fā)展規(guī)律來看,我國目前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性階段。在這個階段受到打壓,,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早晚的問題。實際上,,自2010年開始,,我們遇到的來自外部的挑戰(zhàn)和麻煩,都與此有關,。當前美國主動挑起的貿易戰(zhàn),,就是這種挑戰(zhàn)的繼續(xù)。2017年8月,,時任美國白宮首席戰(zhàn)略分析師的班農就曾聲稱,,美國在經濟上打敗中國僅剩5年左右的“窗口期”;他提出,,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經濟戰(zhàn)爭是重中之重,,必須集中一切資源打贏這一仗,“如果我們輸了,,5年以后,最多10年,,我們就會達到一個無法挽回的臨界點,,那時,我們就一點翻盤的機會也沒有了”,。美國打亂中國發(fā)展進程的意圖暴露無遺,。這種打壓也許還有別的花樣,但不管怎么樣,,天塌不下來,。對于我們來說,既不要心存僥幸,,也不要驚慌失措,,最重要的就是從容應對,更加專注地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面對偏見,,用行動說話;面對壓力,,用能力說話,。
首先,要更加充滿信心,。這種信心,,來自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巨大的制度優(yōu)勢,來自于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我們今天受到打壓,,恰恰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發(fā)展態(tài)勢蒸蒸日上。我們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這是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信心所在、底氣所在,。在今后前進的道路上,,無論出現(xiàn)什么樣的外部挑戰(zhàn),我們都要保持定力,,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辦好自己的事情。正如古羅馬哲學家奧勒留所講的:“要像屹立于不斷拍打的巨浪之前的礁石,,巋然不動,,馴服著它周圍海浪的狂暴?!?/p>
其次,,要更加增強憂患意識,防止犯戰(zhàn)略性,、顛覆性錯誤,。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性階段,,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道路決定命運,。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的根本利益所在,,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是我們付出巨大的學費和代價得出的結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當今時代,“關起門來朝天過”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我們不能因發(fā)展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而放棄改革開放,,也不能因為外部壓力,,包括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而改變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不能說你讓我改什么我就改什么,,你讓我放什么我就放什么。在壓力面前,,一定要有底氣,,既敢于斗爭,又善于斗爭,,在堅決維護國家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務實理性處理好國家間關系。
第三,,要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團結出生產力、出戰(zhàn)斗力,,團結是最大的力量,。孫中山先生曾經指出,“中國人如果成一片散沙,,是不好的事,,我們趁早就要參加水和士敏土(即水泥——引者注),要那些散沙和士敏土彼此結合來成石頭,,變成堅固的團體”。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就成為了團結凝聚中國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的“士敏土”,成為了中國革命和建設各項事業(yè)的主心骨,、穩(wěn)定器和領頭人,。越是在爬坡過坎的時候,越是在遭受外部遏制打壓的時候,,就越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奮力前行,。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任何外部力量都阻擋不了的!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孫勁松,、劉悅斌,、王兆勤、彭公璞,、左鳳榮執(zhí)筆)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