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7月14日電 題:堤壩上的“臨時廚房”
新華社記者范帆
用鐵絲將幾根竹竿固定,,竹竿頂部再套上一層彩色的塑料布,搭起了一個簡易的彩色帳篷……14日,,在江西省余干縣楓港鄉(xiāng)楓富聯(lián)圩上,,這個彩色帳篷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帳篷是干什么用的呢,?記者彎腰走進帳篷后看到,,由兩條板凳和一塊木板搭成的方形桌子上,雜亂擺放著電飯煲,、煤氣灶以及鍋碗瓢盆等廚具,,一位村民正在砧板上切辣椒,準備中午的飯菜,。原來這是巡堤隊員在圩堤上搭建的一個“臨時廚房”,。
楓港鄉(xiāng)黨委書記朱學賽告訴記者,楓富聯(lián)圩防御著來自鄱陽湖和信江的洪水,,由于連日來強降雨導致長江水位迅速上漲,,鄱陽湖湖濱地區(qū)的防汛壓力加大,圩堤長期在水中浸泡,,容易出現(xiàn)滲漏,、管涌等險情?!拔覀儚?月9日開始便組織人員對楓富聯(lián)圩進行24小時巡堤,,因為堤壩距離巡查隊員居住的地方比較遠,為了方便巡查值守,,隊員們索性吃住都在堤壩上,。”朱學賽說,。
在“臨時廚房”的旁邊,,還放置了一個簡易的帳篷,一張行軍床擺放在內(nèi),供夜晚值班輪換的隊員短暫休息,。由于通風條件差,,帳篷里有些悶熱潮濕。
楓港鄉(xiāng)遷移村黨支部書記宋禮木已連續(xù)幾個晚上沒有好好休息,,他告訴記者,,楓富聯(lián)圩關系著周邊5萬多名村民和6萬多畝良田的安全,防汛責任重大,,不能有絲毫馬虎,,“困難再多也要克服?!?/p>
作為湖濱地區(qū)的余干縣擁有總長近800公里的圩堤,,在這場堤壩保衛(wèi)戰(zhàn)中,當?shù)赝度肓私f人參與巡堤除險的工作中,,確保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險情,、處置險情。
7月10日,,楓富聯(lián)圩趙家套段出現(xiàn)了泡泉險情,,當時正在家里吃飯的83歲的老黨員劉長城聽到后,放下碗筷就和村干部一起朝圩堤上趕,。村干部告訴他,,圩堤上有搶險隊伍在,,他可以不用擔心,,劉長城卻搖了搖手說:“我從17歲就參加抗洪搶險,堤壩的情況我最熟,!”面對村干部的勸阻,,劉長城不但沒有返回,反而和年輕人一起投入到搶險工作中,。
目前,,當?shù)卣呀?jīng)要求加密巡查頻次,每兩個小時派出一組隊員開展巡查,,確保圩堤安全度汛,。在蜿蜒曲折的堤壩上,身著橙色救生衣的巡查隊員背著鐵鍬來回巡查,,遠處一面面鮮紅的黨旗迎風飄揚,。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