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1日電? 題:跑馬溜溜的山下——《康定情歌》新說
新華社記者吳光于,、張海磊
清晨,,陽光照耀在位于青藏高原東麓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西郊,,淡淡的煨桑香氣中,,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南無村蘇醒了,。
71歲的“溜溜調(diào)”民歌傳人毛云剛整理好身上的藏袍,,站在自家的小院里,,準備迎接遠方的客人,。
南無村的對面是郁郁蔥蔥的跑馬山——正是《康定情歌》中所唱那座“溜溜的山”,。
哼著這首小曲,,記者走進了毛云剛的家門?!澳愠倪@個歌,,以前可不是這樣唱的!”老人爽朗地笑著說,這首家喻戶曉的民歌其實源于一首在康定流傳了100多年的“溜溜調(diào)”,。
“溜溜”在康定方言中是狹小而可愛的意思,,這座依折多河而建的小城自古寸土寸金。作為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康定自唐代起就成為各民族茶馬互市,、文化交融的橋頭堡,誕生于清朝乾隆年間的“溜溜調(diào)”即是藏漢文化交融的結(jié)晶之一,。
毛云剛說,,情歌里唱的“張大哥”和“李大姐”確有其人。 清朝末年,,康定城里一位裁縫張大哥在跑馬山下邂逅前來砍柴的李家姑娘,,張大哥愛上了這個女孩后,開始唱起了“溜溜調(diào)”,,隨后這首歌便在城里流傳開了,。
“‘溜溜調(diào)’最初的創(chuàng)造者就是普通的農(nóng)牧民和縫茶工人(茶馬古道上用牛皮包裝茶葉的工人),外來的馱腳(馬幫的馬夫),,你仔細聽,,就能發(fā)現(xiàn)里面既有藏族民歌曲調(diào)的起伏多變,又有漢族民歌的高亢激揚,?!泵苿傉f。
毛云剛的家庭也如“溜溜調(diào)”一樣,,充分融合了藏漢元素,。他是南無村土生土長的農(nóng)民,祖籍成都大邑,,老祖宗于清朝道光年間遷居康定,,至今已在此生活了六代?!拔覀兠恳淮己涂刀ú刈逋ɑ?,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個地地道道的藏族人?!?/p>
毛云剛自小在跑馬山下放牛,“溜溜調(diào)”唱了一輩子,,他還整理了千余首“溜溜調(diào)”,,有些發(fā)黃的本子上,一筆一畫地寫著老人畢生的心血,。
在記者的請求下,,他清了清嗓子,開口唱起了《康定情歌》。他的老哥們——66歲的陳德林在一旁應(yīng)聲合唱,。
“跑馬山上青松林,,這方有我心上人。天上又下罩子雨,,這個姻緣天鑄成,。跑馬山上一朵云,端端照在康定城,。李家大姐一枝花,,張家大哥看上她。一來看她人才好,,二來看她會當家,。郎才女貌都雙全,跑馬情歌代代傳……”比起平日耳熟能詳?shù)摹犊刀ㄇ楦琛?,這首原汁原味的“溜溜調(diào)”在裝飾音和尾音上更顯悠揚婉轉(zhuǎn),,歌聲穿透清晨的薄霧,猶如天籟,。
毛云剛唱的是1935年縫茶工人改編版本的“溜溜調(diào)”,。1940年,一個手藝人把這首歌帶到了成都平原,,從此家喻戶曉,。
如今,幾經(jīng)改編的《康定情歌》已成為著名的中國民歌之一,,但依然能覓得最初“溜溜調(diào)”的影子,,“端端”“人才好”“會當家”等“土話”也被保留下來。
2006年,,“康定溜溜調(diào)”進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2007年,毛云剛成為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傳承人,。2008年,,康定市爐城鎮(zhèn)以“康定情歌之鄉(xiāng)”為名,成功申報為全國文化藝術(shù)之鄉(xiāng),。
如今,,每年舉辦的國際情歌節(jié)不僅成為當?shù)乩习傩盏奈幕俏舜笈慰颓皝眍I(lǐng)略“情歌之鄉(xiāng)”的獨特風情,。去年,,康定市旅游人次達到5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45億元,,《康定情歌》已成為藏區(qū)獻給遠方客人的一首歡樂之歌,、幸福之歌。
毛云剛向許多人傳過“溜溜調(diào)”,其中不乏明星大腕,。他和小女兒毛發(fā)雨將“溜溜調(diào)”唱到了大江南北,,拿過許多大獎。不出門的日子,,老人依然會對著跑馬山唱歌,,還不定期在南無村小學(xué)傳藝。
在他看來,,每一首“溜溜調(diào)”都是人與大自然和生活的對話,,他說,他懷念見山唱山,、見水唱水的日子,,懷念人們走在路上看到心愛的人就能唱起歌來的時光。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shù)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zhì)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xué)校只剩一名學(xué)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