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姚澤炎引航工作中,。 本報記者李雨澤攝
長江,,橫貫中國東西部,,流程6300多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繁忙,、貨運量最大的通航河流,。
引航員,,把外籍船舶安全地引進,、帶出港口,,或在港內移泊的專業(yè)技術人員。
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中國對外籍船舶進出實施強制引航,。
長江引航員,是外籍船舶進入長江后,,船員們遇見的第一個中國人,,也是他們離開長江時,送走他們的最后一個中國人,。因此,,他們有了“水上國門形象第一人”的美譽。
技術高超的長江“代駕”
姚澤炎今年55歲,,是長江引航中心高級引航員,。在這個崗位上,他創(chuàng)造了同行難以企及的業(yè)績:從業(yè)35年,,引航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中外籍船舶8000多艘次,,引航里程達80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0圈……
長江江蘇段,,是長江上通航密度最大,,水域最復雜的航段——江面最寬處不過10公里,每天最大斷面船舶流量超過3000艘次,。平均算下來,,每艘船寬3米,就能鋪滿江面,。
外籍船舶甚至不少國內船舶,、更愿意把行船操作指揮權交給引航員,確保船舶安全航行和???。而姚澤炎們,,就是這樣一群技術高超的專業(yè)“代駕”。
濃眉大眼,,皮膚黝黑,,兩鬢斑白……如果不穿制服,老姚普通得像個農民,。如果不是30多年前連考3年,,進入武漢河運專科學校,,他現(xiàn)在可能還在老家“長壽之鄉(xiāng)”如皋種著幾畝地,。
老姚1985年畢業(yè)時,正值改革開放如火如荼,。這一年,,國家決定在長三角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大量外籍船舶需要??恐袊劭?。海港引航專業(yè)畢業(yè)的姚澤炎,畢業(yè)分配時成了“香餑餑”,。
跟著師傅第一次登上外輪,,覺得一切都很新鮮。外輪上的新型雷達很先進,,剛走出校門的姚澤炎,怎么也沒法將雷達調整到理想狀態(tài),。
外籍船長不耐煩地說:“引航員先生,,請讓我們的駕駛員,幫你把雷達調好吧,!”話說得委婉,,但潛臺詞很明顯——你們中國引航員不行!
“當時感覺就兩個字——恥辱,!”老姚依然記得當年的尷尬,。從那時起,他下了狠心,,一定要讓外國船員嘆服中國引航員,。
中國的引航史,猶如長江航道一樣曲折,。鴉片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瓜分中國,外籍引航員幾乎壟斷了中國的引航業(yè),。直到1952年,,最后一名外籍引航員才離開中國。
歷經一百多年,中國的引航權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失而復得,。因為有著這樣一段屈辱的歷史,,中國人民更珍視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中國對外籍船舶進出實施強制引航,。
多年之后,,姚澤炎的引航技術已經爐火純青。一次,,他引航一艘外輪,,幾下就把雷達調好了。
外籍駕駛員非常驚訝,,這是當時全世界最新型的雷達,,竟然被一個中國引航員運用得如此嫻熟,對方反過來向姚澤炎請教使用方法,。
讓外籍船長嘆服的中國“Yao”
從吳淞口到南京,,全長300多公里的航線,姚澤炎采集了上千個數(shù)據(jù),。
每到一個新的港口,,他都向屬地站的老師傅們請教,了解泊位水流的變化情況,;每登上一艘外輪,,他都從船頭到船尾走一遍,和船長,、駕駛員詳細交流船的性能和特點,。
走一路,學一路,,記一路,,分享一路。35年來,,姚澤炎用過的筆記本,,摞起來有一兩米高。用他積累的數(shù)據(jù)編制的電子航路圖,,成為引航員們的“專業(yè)寶典”,。
結合長江航道地形復雜、潮汐多變的實際,,他創(chuàng)造了“安全引航操作法”等十余項技術成果,,創(chuàng)造出在狹窄、彎曲,、復雜的內河航道上,,把吃水最深,、船體最寬、船身最長,、噸位最大,、上部建筑最高的船舶,安全引領進出長江的多項紀錄,。
有了實力,,才有在外籍船舶上指揮引航、維護國家尊嚴的底氣,。每次登上外輪,,老姚都會特別留意中國國旗和引航旗,是否已升上外輪的桅桿,。
有一次,,看到國旗沒有升到桅桿頂端,他提醒外籍船長說:“您的旗子沒掛好,,還差一點點,!”
外籍船長似乎不太在意:“差一點,就差一點吧,!”
姚澤炎卻不同意:“一念之差,,老母雞變鴨。外籍船舶要遵守中國法律,,差一點都不行,!”
外籍船長看到姚澤炎這么認真,只好趕緊把中國國旗掛到位,。
有一次,,姚澤炎發(fā)現(xiàn)外輪主桅桿上,居然沒有按要求掛上中國國旗,。他快步走進駕駛臺,,義正言辭地對外籍船長說:“這是在中國水域,,請您馬上懸掛中國國旗,!”
對方滿臉不高興,“我已經駛出南通港水域,,能否通融一下,?”
“不行,船舶航行在長江水域,,就屬于中國內陸水域,,是中國的領土,請您務必立刻掛上,!作為一個資深船長,,您應該了解航行規(guī)則,!”姚澤炎說。
然而,,外籍船長依然沒有準備懸掛旗幟的意思,。
姚澤炎牛勁上來了,“你如果不掛,,我就馬上拋錨,,等待主管機關的調查處理!”
這樣的堅持,,令這位外籍船長震驚不已:“中國引航員怎么這么認真,?對不起,馬上讓水手掛上去,?!?/p>
從此以后,姚澤炎的工作包里常備一面五星紅旗,,以防不時之需,。時間一長,外籍船長口口相傳,,許多人都知道長江引航員里,,有一個嚴肅認真的“Yao”,是一個值得敬佩的中國人,。
經得起駭浪源于骨子的熱愛
長江港口對外開放35年,,長江航運發(fā)生了巨變。80年代初,,姚澤炎幾天才引一艘船,,現(xiàn)在每天就要引一到兩艘船。引的船也從一兩萬噸,,到現(xiàn)在的一二十萬噸,。老姚感慨地說:“60多個國家,只要有船的,,基本上都來過了,!”
引航員看似風光,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艱辛,。35年來,,姚澤炎年均工作不少于340天。
12月中旬,,記者跟著老姚攀著搖搖晃晃的軟梯,,登上一艘?guī)资畬訕歉叩耐廨啞?/p>
“要趁著江水把艇推到最高處時,一把抓住輪船的軟梯往上爬,,不然腳很容易夾在兩條船之間,,非傷即殘,。”老姚反復囑咐記者,。
爬上外輪,,他把船從頭到尾檢查一遍,然后與外籍船長進行交接,。在接下去的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里,老姚幾乎全在駕駛臺前,。眼睛緊盯著海圖和舷窗,,耳邊是高頻電話。
外籍船員甚至老姚的徒弟,,都覺得高頻電話聲音太大,,老姚卻堅持開著,“這是與江上其他船舶同步的方式,,不能隨便關,!”
老姚的堅持并不是多余的。長江水情復雜,,大量船舶因為年久失修存在各種毛病,,這是外籍船長最不愿告訴引航員的事情。
老姚說,,引航的船里面,,平均兩三天就有船失控。因為發(fā)生了事故,,或嚴重違章,,幾乎每天都有引航員待崗甚至轉崗。他到現(xiàn)在沒有待崗,,只是運氣好,。
有人說他倔強,但老姚其實是出了名的好脾氣,。他說:“脾氣好不是天生的,,而是磨出來的?!?/p>
引萬國船,,吃千家飯,。上俄羅斯的船,,吃飯時外套必須要掛在餐廳外面;在韓國船上,,吃飯要赤腳踩在地板上,;碰上來自伊斯蘭國家的船,,遇到齋月,船員們白天不吃飯,,他就只能啃面包……無論條件如何艱苦,,習俗多么難以適應,老姚都會堅持在船上吃飯,??碗S主便,入鄉(xiāng)隨俗,,與各國船員的關系就近了,。
“把船性、水性,、人性融為一體”“隨機應變”,,這是老姚的兩句口頭禪。
一次,,老姚登上一艘剛修完的外籍老舊油輪,。為了省錢,修理后沒有試航,,而是直接開航,。結果離開船廠不到20分鐘,主機發(fā)生故障,,船速慢了下來,。
老姚心里一揪,前方距離蘇通大橋不到3海里,,這艘228米的龐然大物,,10分鐘內要是控制不住,就可能撞上橋墩,。
老姚當即發(fā)出失控信號,,發(fā)布航行動態(tài)提醒其他船只避讓,船舶掉頭離開主航道,,潛水拋錨待修……結果,,這艘船在離蘇通大橋300米處,劃出一道弧線繞開橋墩,,三艘黃沙船幾乎擦到巨輪尾部,。
這時,船舶主機熄火,,巨大的慣性讓巨輪像脫韁的野馬沖向淺灘,,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拋錨,拋錨控制速度,!”老姚再次果斷下令,。200米、150米,、100米……終于,,巨輪在淺灘前50米停了下來。所有人歡呼雀躍,。
經得起驚濤駭浪,,源于骨子里對工作的熱愛。 有一次,,老姚在引航時摔了一跤,,為避免耽誤船期,他忍痛把船引出了長江,,又把另一艘船引到南通港,,這才去醫(yī)院檢查,結果是髕骨骨裂,。
愛人問他為什么不及時去醫(yī)院,,他說:“大船船期一耽誤,就是十萬美元的損失,,幫人家省點是點,。”
他在家休養(yǎng)一個多月,,抽空寫了三篇論文,。這也是女兒和父親難得相處的時間。不過老姚還是坐不住,,到站長辦公室要求上船,。
站長不同意:“傷筋動骨一百天,養(yǎng)好了再回來,!”
老姚急了,,“我已經好了,我跟我老婆一起寫保證書,,還不行嗎,?”
站長看著這頭打著綁帶的“犟驢子”,最后只能依了他,。
老姚不愛打扮,,但每次執(zhí)行任務前,總是制服筆挺,。給老姚熨衣服,,則是愛人每天最用心的事情之一。穿上熨好的制服,老姚習慣早早地站在門口等車,,留給家人一個堂堂正正的背影。(記者楊紹功,、李雨澤)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