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有多種,如國旗、軍旗,、黨旗,、隊旗等等,;旗很重要,,國旗是國家的象征和標志,戰(zhàn)場上說旗在陣地在,,單位的旗是單位的代表和形象,。旗幟就是方向,旗幟就是力量,。旗幟的作用在于引領方向與整合力量,。
在抗擊新冠疫情中,我們經??吹郊t旗飄揚,,一個個英雄的戰(zhàn)士在旗幟帶領下,不顧危險,,逆“疫”而行,,奔赴戰(zhàn)場。其情其景,,令人振奮,,感人肺腑。
然而,,有些地方,、有些干部過于注重儀式感,動不動就扯旗子,,拍照片,,引起了百姓的反感。比如,,某省援鄂殯儀館工作人員,,在出征前亮開旗幟照相留念,然后貼到網(wǎng)上,。作家方方評價說,,看得人不知所措,痛徹心扉,,外加毛骨聳然,。感謝他們的來援,但也很想說一句:不是所有的事,,都適合大張旗鼓。不要嚇唬我們好不好,?
還有的下沉到社區(qū)進行幫扶的干部,,剛到工作地點,不是馬上熟悉工作,了解情況,,解決問題,,而是首先拉開旗子,拍照留念,。2月12日,,在某微信群中流傳關于漢興街紅梅里社區(qū)某小區(qū)的一段視頻,讓人驚詫,。漢口銀行下沉到紅梅里社區(qū)的工作人員身穿防護服,,拿著“青年黨員突擊隊”的旗幟進行合影留念后,有人把身上穿的防護服用來擦車,,有的直接扔進了路邊的垃圾桶,。群眾對此憤慨不已:“把戰(zhàn)場做秀場,用旗子做擺設,?!?/p>
半月談曾經發(fā)過一篇《橫幅一拉、姿勢一擺,、照片一拍就算“學習”,?》 ,對紅色教育中的形式主義進行過批評,。在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真心希望有關干部少些形式主義、工作留痕,,多點真刀真槍,、馬上就辦。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為群眾辦了好事,誰沒有辦好事,,誰辦事盡心盡力了,誰辦事沒有盡心盡力,,他們心里最有數(shù),,誰也騙不了他們。
我們常說: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就是一根標桿,。危急關頭,每個黨員干部要通過我們的努力付出,、優(yōu)良作風,、工作成效,把旗幟立在百姓的心中,,而非留在自己的手機中,,工作的臺賬中,。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面對鮮艷的紅旗,,希望我們多一份莊重、少一些輕浮,,多一份責任,,少一些表演!(評論員 孫愛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