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火線提拔看“為”與“位”(人民論壇)
局長任區(qū)委書記,,社區(qū)黨委書記獲得職務晉升,,多名下沉干部被破格提拔……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各地相繼出臺有力舉措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一批優(yōu)秀干部因在抗疫一線表現(xiàn)突出而被火線提拔,。有為而有位,這一樸素道理反復被印證,,也引人進一步思考“為”與“位”的關系,。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事實證明,,重大考驗面前,更能考察識別干部,。在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中,,對優(yōu)秀的火線提拔,對不合格的火速問責,,成為選人用人的一個鮮明導向,。今天,“有為才有位”的激勵效應不斷彰顯,,“有位必須有為”的責任意識更加深入人心,,“有為不必有位”的擔當精神也日益成為更多干部的自覺,。
“有位必須有為”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拔弧笔菎徫?、平臺,有位必須全力作為,。從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視角來看,,“有位必須有為”的觀念賡續(xù)傳承至今,“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今日之中國,一切權力來自人民,,“有位必須有為”更是硬道理,。“位”,,意味著更高的工作要求,、內涵和標準,有“位”就要忠于人民,,有“為”就是要為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而奮斗。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心無百姓莫為官。應當說,,大多數(shù)黨員干部敢于擔當,、善于作為,以實績激揚起奮進新時代的壯麗氣象,。但也應看到,,在基層一些地方,仍然存在著不擔當,、不作為的現(xiàn)象,。少數(shù)人把本應承擔的責任、本應履行的職責丟在一旁,,只愿“歲月靜好”,、當不作為的“太平官”。這是對自己的放縱,、對組織的不負責任,,更是對我們黨的群眾基礎、執(zhí)政根基的侵蝕,,不能不予以警惕,。面向未來,,我們必須強化“有位必須有為”的理念,提高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覺悟,,爭做改革發(fā)展的促進派,、實干家。
“有為不必有位”體現(xiàn)境界和修為,。在奮斗的舞臺上,,只要勤勉努力、踏實拼搏,,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無論身在何處、從事何種職業(yè),,只要致力于做對社會有益的事,、為人民服務的事,哪怕崗位再平凡,,也一樣可以成就一番作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不陷于追求“位”的窠臼,多思怎樣有“為”,,那么即便沒做“官”,、沒在“位”,也同樣可以贏得認可與尊重,。
最是擔當感人心,。疫情發(fā)生以來,那些夜以繼日奮戰(zhàn)在一線的醫(yī)務工作者,、科研人員,、軍人,那些堅守崗位默默奉獻的基層干部,、社區(qū)工作者,、志愿者,那些加班加點保障抗疫物資,、推進復工復產(chǎn)的普通勞動者……他們沒有閃耀的位子,,卻用勇毅擔當標注了自己在人們心中的位置。感謝這個時代,,它讓每個個體都有機會閃亮,,不必和“位”綁定。
有“位”時,,扛起與“位”相稱的職責,;無“位”時,,立足平凡崗位發(fā)出光和熱。這樣的人生,,超越的是世俗的羈絆,,迎來的則是開闊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