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18日電? 題:卡山小站風雨錄
新華社記者張曉龍、曲延函,、張嘯誠
仲夏,,卡拉麥里山主峰,,盤羊排著隊來到一眼石頭泉汲水,。泉眼附近三百米處,便是沿山而建的小站科乃溫都爾,。
上世紀80年代,,新疆在準噶爾盆地東部建立卡拉麥里山有蹄類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qū),保護棲息于此的蒙古野驢,、鵝喉羚等野生動物,。2006年,,保護區(qū)東南部的卡山腳下起了一溜磚房,管護站科乃溫都爾掛牌成立,。
“今年雨水少,小狐貍常來討水喝,?!比ツ甑椎饺蔚恼鹃L康立向記者展示手機拍攝的畫面:他遞去裝滿清水的鐵碗,一只小狐貍毫不懼人地埋頭喝著,。
山坳里通信條件差,,站上的人倚窗而坐尋找手機信號時,意外發(fā)現(xiàn)窗外石頭山上的各色過客:盤羊,、野驢,、狐貍……
2014年,當吉普車載著管護員徐彥彪一路顛簸到小站時,,卡山腳下卻是另一番情景,。
“礦井就開在山體上,兩座十多米高的井架立著,,柴油機房的‘嘟嘟’聲響個沒完,。山下還搭了一片彩鋼板房,像座四合院,,住著四五十號工人,。護院的獒犬一見外人就吼起來?!毙鞆┍胍苫螅哼@是礦區(qū),,還是保護區(qū)?
到小站第一年,,徐彥彪在周邊沒見過野生動物,。他說,半夜礦上爆破聲一響,,就像輕微地震,,人怔地一下坐起來,上鋪的灰落一臉,,“別說動物怕,,人都怕!”
2017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黨委決定徹查卡山自然保護區(qū)內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事件,。同年,地方政府牽頭對小站附近的礦區(qū)進行拆除,,并在這一區(qū)域覆土,、種草,實施礦區(qū)恢復治理。
到2018年,,284口油井相繼被關停拆除,,石油開采徹底退出卡山自然保護區(qū)。截至目前,,保護區(qū)內173處探礦權,、9個采礦權已全部注銷。
徐彥彪回憶,,生產(chǎn),、開發(fā)徹底停止后,野生動物才陸續(xù)出現(xiàn)在小站一帶,,“盤羊最常來,,有時就從小站門口經(jīng)過??吹饺顺鰜?,它就小跑幾步,到小山坡上看著人,,人不往前走,,它也不跑動?!?/p>
去年12月,,徐彥彪出任小站站長一年后,把接力棒交給了康立,。在徐彥彪任上,,小站添置了冰箱、重新漆了房子,,安裝了更多太陽能板,,但它仍是卡山自然保護區(qū)11個基層站中條件最差、位置最偏遠的站點,。
康立卻很知足,,因為有野生動物相伴,“和動物近距離接觸,,讓我們感覺不那么孤單,,更想著盡全力幫它們、保護好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p>
不久前,保護區(qū)干涸的大地迎來一場降雨,,徐彥彪回了趟小站,。
外人已難覓探礦時代的印跡,,徐彥彪?yún)s記憶猶新,6年前初到小站的畫面又浮現(xiàn)眼前,,“這里曾是炸藥庫,,那片空地是生活區(qū),腳下站的是尾礦堆……”
和卡拉麥里山一帶散布著黑色,、紅色巖石的戈壁灘不同,,礦區(qū)拆除后,生態(tài)恢復時覆上的土層顏色偏黃,,土層上種植的梭梭也像稻田一樣整整齊齊排列著。徐彥彪說:“這些‘不一樣’的地方,,都是卡山的傷疤,。”
雨勢愈急,,黃土地上人工栽種的梭梭,、紅戈壁上自然生長的駝絨藜,都掛滿大顆大顆的雨珠,。站在雨中的人們感嘆著:讓雨下得再大點吧,,好讓植被快快長大……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