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9月7日電 題:隧道工范付春的“吉普賽”生活
新華社記者陳國洲
27年,!從河南到廣東、浙江,,再到新疆,、西藏,,幾乎跑遍祖國每個省份;一路上娶了妻,,有了兩個兒子,,后來兒子又娶了妻,有了孩子,,一大家子人跟著他在工地上工作,、生活。范付春笑稱,,這是隧道筑路工人們的“吉普賽”生活,,只要肯奮斗,哪里都能安家,,都能過上好日子,!
1993年,28歲的范付春第一次離開老家河南省南陽市,,到廣東省臺山市打隧道,,成為一名普通的隧道工。
范付春說,,起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打工“討生活”,。隧道施工都在大山里,一干就是幾個月,,連外面的人都見不到幾個,,日子確實苦。一年下來,,只能給家里寄回1000多元錢,。
“人得踏實往前奔不是?農民工也得努力??!”范付春說。在老家,,范付春是開拖拉機的,。來到廣東省臺山市的工地后,他發(fā)現這里的拖拉機采取反轉啟動,,只需轉三圈就可以達到轉速啟動,。這讓他大開眼界,也激起了好奇心,,開始不斷琢磨工地上的機械,。后來,工地上的空壓機,、發(fā)電機出了故障,,只要他來搗鼓兩下,就能找出毛病,,“手到病除”,。
“那時候都叫師傅,我就想當個師傅,?!狈陡洞赫f,在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的工地工作時,,他正式拜一位年長的師傅學手藝,。踏實厚道的范付春,手勤眼快不惜力,,肯干肯學,。幾年下來,范付春在隊伍里小有名氣,。一次,,范付春看到工友用鐵鍬一層層往7米高的臺階上送混凝土,不僅費時費力,,還存在安全風險,。他發(fā)明了一個類似卷揚機的“提升架”,,通過滑輪、鋼絲繩上下牽引的方式,,完成運送,、澆筑作業(yè),不僅減少了近一半用工量,,大幅減少了施工成本,,還降低了施工風險。
隨著年齡,、經驗增長,,他接觸的施工領域不斷擴大,開始嘗試突破一些傳統(tǒng)的施工方式,。在參與西漢高速M形隧道中導洞及中隔墻施工時,之前的3個隊伍嫌拆裝鋼模板太麻煩,,都沒有干下去,。范付春建議采用新方式將拱架和模板連接成整體,免去拆裝的繁瑣工序,。結果以前需要一個星期才能完成的拆裝工序,,技術革新后只需要3小時就可以搞定!
在貴州省沿德高速,,凝聚范付春智慧的“旋轉式溜槽”等兩項成果獲得國家專利,。
范付春在工地上“火”了,生活也越來越好,。別的隧道工加班費500元,,他能拿1000元。結婚生子后,,他干脆把老婆帶到工地上干零工,,孩子就近讀書。
范付春的兩個兒子畢業(yè)后,,跟著父親在工地上干,,一個開挖掘機,一個當管理員,,都像父親一樣能吃苦,、愛鉆研。如今,,兩個兒子都娶了媳婦,、有了孩子,兒媳婦們也在工地上班,。
看似同樣的軌跡,,卻有不同的發(fā)展,。范付春說,現在國家強大了,,隧道施工都是大機械,、智能化施工,生產生活條件比他剛工作時強了太多,,國家對農民工子女的就學,、就醫(yī)保障也更加完善。如今,,他的孫輩們在附近的城鎮(zhèn)學校寄宿上學,,享受跟當地孩子同樣的就學條件,孩子們的未來有更多可能,。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