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新華社仰光1月31日電(記者盧樹群 莊北寧)中國科學院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緬甸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保護部31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共同召開會議,,旨在推動中緬研究機構在生物多樣性研究與保護領域的交流合作,。
會議回顧了2017年的研究成果,,審議了2015年成立的3個研究小組和5個區(qū)域性國際合作基金項目小組的最終報告及2016年成立的9個區(qū)域性國際合作基金項目小組的中期報告,篩選杰出項目,,并商討2018年工作計劃。
過去兩年,,兩國科研人員共同完成了6次野外考察,,首次發(fā)現了超過300種植物及魚、蜘蛛和蝦的新種類,。
中科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李寅博士在開幕式上向相關科研人員表示感謝,。他指出,,這些發(fā)現不僅豐富了人類關于生物多樣性的知識,還增強了對東南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意識,。
該研究中心是中國科學院設在緬甸的第一個境外科教合作機構,。中心自2015年8月啟動建設,落戶于內比都的緬甸林業(yè)研究所,,是中緬雙方科研合作,、培養(yǎng)年輕科學家的平臺。
【糾錯】
責任編輯:
王萌萌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
這8大措施,,讓辦理出入境簽證更便利,!
2018-01-31 10:23:39
-
北大生與父母決裂,“殘廢的皇族”誰之過
2018-01-31 10:23:39
-
注意!這8種人正在朋友圈竊取你的信息
2018-01-31 10:23:39
-
“超級藍月”+月全食今晚現身 2018觀天攻略
2018-01-31 10:23:39
-
每天的第一杯水 應該怎么喝,?
2018-01-31 10:23:39
熱帖
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