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記者孫少龍)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慈善事業(yè)促進和社會工作司14日發(fā)布工作指引,,要求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對受贈物資嚴格把關(guān),,確保來源合法,、符合標準、安全有效,、精準發(fā)放,。不允許捐贈人以定向捐贈的名義指定其利害關(guān)系人作為受益人。
指引要求,,依法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可以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募捐活動,。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和個人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合作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并由其管理募得款物。開展募捐活動要堅持自愿原則,,不得攤派或變相攤派,。
指引強調(diào),慈善組織,、紅十字會應根據(jù)疫情防控工作的實際需要,,充分尊重和體現(xiàn)捐贈人的意愿,合理分配使用捐贈款物,。除定向捐贈外,,重點支持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等疫情嚴重地區(qū)。
同時,,慈善組織,、紅十字會要加快工作節(jié)奏,建立快速便捷的分配通道,,按照各地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的要求,,與疫情防控定點診療醫(yī)院等接收單位有效對接,做到“快進快出,、物走賬清”,,第一時間將捐贈款物送到疫情防控工作一線,防止捐贈款物積壓,。
指引明確,,慈善組織、紅十字會接收的定向捐贈物資,,應按捐贈人意愿委托送達或由捐贈人直接送達最終使用單位,。對于可以直接送達最終使用單位的非定向捐贈物資,由慈善組織、紅十字會協(xié)調(diào)捐贈人直接送達最終使用單位或指定地點,。
同時,,慈善組織、紅十字會要做好捐贈款物收支情況的數(shù)據(jù)匯總和信息公開工作,,及時向社會公布捐贈款物的接收分配情況,,特別是重點疫情防控物資的接收分配明細,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
此外,,慈善組織、紅十字會應當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的十日前將募捐方案報送民政部門備案,。因情況緊急,,未能在開展公開募捐活動前辦理募捐方案備案的,應當在公開募捐活動開始后十日內(nèi)補辦備案手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