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2月21日電 題:有一種堅守屬于“藍白組合”——遼寧阜新150對“警醫(yī)伉儷”奮戰(zhàn)抗疫一線
新華社記者李錚,、包昱涵
又是一晚緊張忙碌,。
深夜12點,,武漢,來自遼寧省阜新市中心醫(yī)院的護士張宇剛下夜班便撥通了愛人王威的電話,,“下班了嗎,?家里怎么樣?”
千里之外,,阜新細河區(qū)交警大隊外勤民警王威也剛結束晚間的卡點執(zhí)勤,,“家里挺好的,你呢,,累不累,?”
“很累,但很值得,?!?/p>
“安心工作,,照顧好自己。兒子說你是他心中的‘大英雄’呢,?!?/p>
春節(jié)以來,無論是馳援武漢的張宇還是留守阜新的王威,,都日夜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白班夜班輪流值守。難得有兩人都是休班的時候,,才會打個電話,,聊幾句家常,道一聲平安,。
“她是護士,,我是警察。她在武漢全力救治病患,,我在家里保障群眾安全,,一樣的任務艱巨,也一樣的使命光榮,?!痹谕跬磥恚m與妻子相隔千里,,但同上夜班的二人就仿佛在同盡職守,。
在阜新,和王威,、張宇一樣堅守在抗疫一線的警醫(yī)夫妻,,一共有150對?!鞍滓绿焓埂惫覠o畏,,“藏藍衛(wèi)士”忠勇?lián)敗R咔楫斍?,“藍白”組合用奉獻書寫著堅守,,用行動踐行著舍小家、“衛(wèi)”大家,。
阜新市公安局監(jiān)管支隊醫(yī)療科民警白海濤和身為護士的妻子賴秀梅做了一回“狠心父母”,。二人一同上陣抗擊疫情,把12歲的兒子獨自“鎖”在家中,,每天吃飯全靠外賣,。
因為見不到爸爸,孩子只能求助白海濤的同事,?!笆迨?,我是白海濤兒子,我爸爸在哪???他已經好幾天沒回家了,我好想他,?!?/p>
兒子的一通電話讓白海濤瞬間紅了眼眶?!爱斎簧岵坏?,聽同事說完,我的心像刀割一樣痛,。但我想孩子長大了一定會明白,。”白海濤堅定地說,,“使命在肩,,我們必須上一線?!?/p>
錚錚誓言猶在耳,,縱有千萬牽掛,“警醫(yī)夫妻”們仍然選擇堅守在戰(zhàn)“疫”一線,。
宋揚是阜新市太平公安分局民警,,妻子張洋在阜新市中心醫(yī)院工作。疫情洶洶,,宋揚和張洋需要立即返回各自的工作崗位,。但看到剛做完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走路還有些困難的宋揚母親,,夫妻倆不禁擔心又為難,。宋揚的母親卻非常理解、支持二人,,勸說他們放心去工作,,“我可以照顧好自己,,也能照顧好孩子,。”
150對警醫(yī)“伉儷”,,簡單的數(shù)字背后,,是無數(shù)鮮活的身影,用責任搭建起的生命“防護網”,。
海州分局戶政科長尹清山56歲了,,他的妻子王艷秋是阜新市中心醫(yī)院的一名醫(yī)務人員,。從除夕到現(xiàn)在,兩人還沒有見過面,。但20多年的夫妻默契,,讓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奔赴“戰(zhàn)場”?!斑@是工作這么多年,,做得最有意義的事兒?!币迳秸f,。